找到相关内容88篇,用时20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王恩洋:心经通释

    、病苦、死、怨憎会、爱别离、求不得、一切无常五。如是八,略摄诸。生何故?逼榨故。住胎出胎,诸脏逼迫,寒热逼迫,坠地呱呱,报以号泣,生或不遂,母子同尽。老何故?衰朽故。耳目不...贪夫殉财,烈士殉名,夸者死权,众庶凭生。凡有所求,每丧其身。一切无常五何故?依故。色受想行识,是称为五蕴。集聚成身,无常为性,七所依,流转靡定。老子曰,吾之大患为吾有身,及吾无身吾有何患。是知五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10069131.html
  • 白话—印顺导师之成佛之道

      佛为众生宣说解脱道时,首先宣说四谛法与十二因缘法。而后佛所宣说之大乘深法,都是依此为基础而开示。   所谓四谛法,即是谛、集谛、灭谛、道谛。而此有八,即求不得、怨憎会、爱别离、五(五阴炽盛)、生、老、病苦、死。此八之中,五是余七之根本。   而所谓的五即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等五法,以此五法是由于众生过去之爱烦恼著而来,而使众生在此生死轮回中无有...

    宏正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451679378.html
  • 禅风熏染中的心态

    ,不一而足。较为盛行的说法有生老病死、怨憎会、爱别离、求不得和五等。其中的“五”被视为一切痛苦的渊薮。“五蕴”也称“五阴”,包括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,指构成人的生命的五种原素。“色”...五蕴与“”结合在一起便生出种种贪欲,而不得,自然是的。   如何消弥人生之呢?只有把一切空,把人生看成是空幻不实的。大乘佛教既要破“法执”,也就是破除对客观外界的执着;又要破“我执”,也就是...

    张晶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6560692118.html
  • 圣凯法师:现代僧伽禅修教育刍议

    教育更是如此。众生在三界中轮回生死,受烦恼业力的缠缚,永不自在。今欲得自在,就必须解脱生死中的烦恼及业,其方便之法,必须见五所有过患,和观察思维三界过患发起极欲舍离之心,则于集等法,不起欲得的追求,这就是解脱心。同时,在培养僧伽的解脱心基础上,生起菩提心,生起利他度众生之心,令诸众生,觉生死,令离五欲,修行圣道。同时,菩提心的生起,能使禅修者对生死无有恐怖,发大愤志,就不会产生急功近利的...

    圣凯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30844404.html
  • 密宗法义精要(三):观六道众生的痛苦

    rsquo;但出家人家事正多,着袈裟本为清净,但为已着袈裟,世事更忙。此等五,虽以世尊金刚舌,亦说不尽。”因根本三,亦以此为自性,为器具,为依处也,是为五阴炽盛。无垢光尊者云:&...巴云:“若故以陈腐物或酸奶等供佛者,必堕此道。”贪心重,而对三宝无舍心者,亦感此报。   (三)特。略似孤独地狱,如:“卓引姐至一方城,见饿鬼四人甚,怜而食之,...

    西藏根桑泽程仁波车

    密宗法义精要|轮回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9/11464629234.html
  • 普贤行愿品讲记(三)

    五蕴盛、五。这种是人生一切的综合,前面所说的七种都由此而生。五蕴和合的生命体,像火一样炽热地燃烧,心理上有贪嗔痴等烦恼的扰乱;生理上地水火风一旦不调,引起病痛,走向衰老,甚至死亡。譬如...四谛法门,即、集、灭、道。这在佛法中非常重要!整个佛法都离不开四谛法门。无论是大乘佛法也好,小乘、密宗、唯识、禅宗、净土宗也好,佛法的整个修行都不能离开四谛。我们可以这样说,四谛是佛法的纲领。所谓谛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大愿|普贤行愿品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12/17115732486.html
  • 修定之证得及其它

    (即(6)爱别离)之所随逐;自业所作故,一切因(即(7)五)之所随逐。  以上对四处二十二相的观察,是针对出家者来说的。不过,在家行者也应学习这种俭朴、精勤、知的修道态度。  (2)修...”,必须修习七种作意。七种作意者,《瑜伽》卷33中说:  (1)了相作意,即能正觉了欲界粗相、初禅静相。觉了欲界粗相,是寻思欲六粗事:即义、事、相、品、时、理六粗。  粗义者,是多过患义(少味多,令...

    如吉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30239501.html
  • 格鲁派(宗喀)教法之殊胜

    功德,极关重要。应如何思法?此在宗喀教授,有先总(如龙树所说流转中六)后别(此别善恶二趣);先粗(如恶趣)后细(如善趣);先近(如八中先思人中,此中又先取近受者,如谋生)后远(如等...无常、思恶趣、皈依三宝、深信业果等直至中上士道,乃至密乘双运位。)都必须观察修与专注修互用。此点余者大都含糊不清,多认为在止观法门中,始如是修。此正如颇公(恩师之师)所著《愿值遇三界法王宗喀大师...

    郭和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23341688.html
  • 佛陀本怀与人间佛教

    、爱别离、五。佛教所讲的是由于感到世事万物的变化无常,没有一种自我主宰,于是产生了精神上的不安,也就是《阿含经》中常讲的无常即。集谛指形成原因,《增一阿含经卷第十四?高幢品五》说:&...道理,叫正见。佛陀在对正见的具体阐述中,十分强调无常说、说和无我说,认识到诸行无常、诸行皆和诸法无我是佛教修行的前提条件。如果没有正见,一切佛教修行只会南辕北辙,离解脱越走越远。只有经过正确的思维...

    金小方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13952195.html
  • 格鲁派殊胜诸点概要

    ,如谋生)后远(如等)之法。若未寻得方便生起出离心,菩提心不能生起,如前已说。则任修密乘生圆二次,皆为有漏蕴摄,不能得解脱道。此乃文殊教导宗喀语。故应知不生出离心,菩提心,唯求成佛者,与求名求...依止善知识起,如暇满大义、念死无常、思恶趣、皈依三宝、深信业果等直至中上士道,乃至密乘双运位。)都必须观察修与专注修互用。此点余者大都含糊不清,多认为在止观法门中,始如是修。此正如颇公(恩师之师)所著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35552456.html